- · 《情感读本》栏目设置[06/29]
- · 《情感读本》收稿方向[06/29]
- · 《情感读本》投稿方式[06/29]
- · 《情感读本》征稿要求[06/29]
- · 《情感读本》刊物宗旨[06/29]
我的洗护品牌印象记—5个年代代表畅谈“我与洗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成功的品牌,不仅能满足消费者对功能性的需求,更能令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体验到情感满足,并将这种情感与当时、当地的体验融合为一种“生活记忆”,而一但这种“生活记忆”历
成功的品牌,不仅能满足消费者对功能性的需求,更能令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体验到情感满足,并将这种情感与当时、当地的体验融合为一种“生活记忆”,而一但这种“生活记忆”历经时间洗礼,就会形成消费者带有独特的个人色彩的、带有故事性的“品牌印象”。下面,就请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走进那一个个动人的品牌印象故事里……
马晓俊 Ronald Ma北京华腾美居酒店总经理
我的第一瓶洗发水是蜂花牌的,记忆深刻,是那个年代的奢侈品牌了,之前我一直用肥皂洗头。那之后尽管市面上又有很多其他洗护发品牌出现,我也用过很多其他品牌的洗护发产品,比如海飞丝、欧舒丹等等,不过都没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到是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蜂花好。还记得那个时代,每个人都是拿着自己的洗漱用品去澡堂洗澡,然后一看到是黄黄的瓶子,就知道是蜂花,这也成了那个时代的记忆。
大学毕业后,想找女朋友,于是开始关注发型。第一次去美发店时我26岁,花了50块钱,觉得好贵啊!因为我特别喜欢日本电影《追捕》里的杜秋,所以一直是寸头,几十年如一日。
洗护发、染发产品的选择方面,我最看重的是无副作用和不致癌、不污染环境的环保产品。
小时候,记得我用的是8分钱一小袋的洗发液,透明塑料袋装着的,那会儿还没有护发素,能用上洗发液已经是非常好的了,因为当时很多人都是在用肥皂洗头发,还有人在用洗衣粉洗头发。我的第一瓶洗发水和护发素是威娜的,用了之后秀发特别顺滑,非常容易梳理。
我第一次去理发店是20世纪70年代,上初三时,烫了刘海儿,烫完之后觉得自己特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被美国瑞坦发型老师选中去丽都饭店美发室工作,在那里我接触了更多的关于头发的养护知识,知道了头发干了需要补水,头发细软要补充蛋白质……当时美发室用的是美国瑞特肯公司的护发产品,产品包括给头发补水的、防静电的、营养焗油等。头发的护理和健康也是一门学问!当头发水分和蛋白质充足,有光泽并垂度很好的时候,发型才能有完美的呈现!那时一些过度漂染的受损发质,需要强烈的焗油护理才能慢慢恢复。
后来,我陆续用过很多护发、美发用品,比如巴黎欧莱雅、施华蔻、沙宣等等,现在回忆起来,我还是觉得美国瑞坦公司的产品专业又全面。而且我记得当时我们还做过实验,用瑞特肯公司的护发焗油护理头发后,扯下一根发丝跟没做过护理的发丝对比,做过护理之后的发丝明显更加饱满且有弹性。
我觉得洗护用品的选择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比如:染后要染后洗发水,烫后要用烫后洗发水,头发细软的人用护发素时尽量要少用,因为护发素太多了的话会影响到头发的呼吸。护发素不能代替焗油,不同发质要选择不同作用的焗油来护理,比如:干燥的头发要选择补水焗油,细软的头发要选择补充蛋白质的焗油来护理。如果要焗油的话,洗完头就先不要用护发素,因为用完护发素再焗油,营养成分就很难被头发吸收了。
曾红霞乔伊餐厅创始人
我用的第一瓶洗发水是蜂花。上初中以后,妈妈买给我让我在学校里用的!感觉特别好,其实现在偶尔我也会用一下,那是一种回忆的味道!小时候家里并不是很富裕,所以有时候会用碱洗头,也会用肥皂,但不是香皂,因为那时会觉得香皂太贵!有时候也会用洗衣粉洗头,感觉还是不错的,我们还用盐洗过头呢!肥皂和洗衣粉洗完,涩涩的,用碱洗完会有滑滑的感觉。我们还捡过皂角回来洗头呢,但除了有泡沫,还是感觉不太好。
上了初中,我开始去理发店理发,那时候也就十几岁吧,当时特别流行的是妹妹头,也叫三齐!那时候剪个头发才五毛钱,可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记得当时理发师还给我喷了发胶,我好几天都没舍得洗掉!
后来,开始有了啤酒香波,但是我还是喜欢蜂花的味道,进入社会以后,慢慢的条件好起来,我换了海飞丝,也用过潘婷,但是偶尔还是会买峰花,我是属于那种比较念旧的人。现在我用的最多的是卡诗!因为我喜欢头发挑染,所以感觉卡诗挺适合我,我也喜欢它的味道!
14年前,我一直是长头发,因为想换个发型被理发师剪坏了,所以后来就改成了短发。我的发质比较好,但是因为家里人比较多,所以买的洗护发产品种类也比较多,我基本上是抓起什么就用什么。在选择洗护发和染发产品时,我最看重的是健康和无害。
文章来源:《情感读本》 网址: http://www.qgdbzzs.cn/qikandaodu/2020/0804/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