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情感读本》栏目设置[06/29]
- · 《情感读本》收稿方向[06/29]
- · 《情感读本》投稿方式[06/29]
- · 《情感读本》征稿要求[06/29]
- · 《情感读本》刊物宗旨[06/29]
湖南儿童性教育现状研究及对策分析* ——以长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1 前言 根据《“女童保护”2017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统计,2016年仅媒体曝光的性侵害儿童案例就高达433起。这意味着有数百名儿童曾遭受到猥亵甚至可能是
1 前言
根据《“女童保护”2017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统计,2016年仅媒体曝光的性侵害儿童案例就高达433起。这意味着有数百名儿童曾遭受到猥亵甚至可能是性侵。然而,这仅仅是被曝光的,由于此类事件涉及隐私,也不排除有部分受害者羞于启齿、隐瞒真相或者采取私了等方式解决,实际发生的儿童性侵害数量可能远远大于这个数字。因此,儿童性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为更好地保护儿童性权利,通过对长沙、湘潭、怀化、张家界四地的家长、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幼儿园和小学进行走访,致力于找出对儿童进行性教育的可行方法,增加儿童获取系统性性知识的正规途径;使公众理解、支持对儿童进行性教育,让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能够突破传统性观念的束缚,正面回应孩子的性疑问,让更多的孩子可以在面临性骚扰的时候可以端正态度,采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多管齐下,减少儿童性骚扰事件,保护儿童的性权利。
2 儿童性教育现状研究分析
欧美国家认为:“性教育是一种关于人的性发育和性功能以及性道德伦理规范、性生活和性角色的教育和培养活动。”[1]我国著名医学家吴阶平教授指出:“性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性教育不只是读一本书,听一次讲座或看一次录像,而是一个涉及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教育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随受教育年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社会化过程。”[2]但由于传统性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对性这个话题不愿提起、羞于启齿,很多人仍旧觉得对儿童进行性教育过早,部分家长把儿童性教育视为洪水猛兽,一如以往地以隐晦的态度来对孩子进行“保护”。我国儿童性教育现存诸多缺点,包括起步晚、受传统观念的阻碍、家长认知能力不足、学校专业资源匮乏、学时不足等。
同时存在许多阻碍我国儿童性教育发展的因素,如人们对性教育的理解太古老,把性教育作为科学来研究的力度不够,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性教育的科研和实施没有提上议事日程,等等。另外,在儿童性教育方面也存在一些误区,比如我国将性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女童,很明显地忽略了对男孩的性教育。学校和家庭作为孩子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关注孩子在学习、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的引导教育,却忽略了对孩子性知识的教育。
当下在制度落实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章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人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三条规定:学校应在学生中,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征的适当方式,有计划地开展生理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教育部在2008年和2011年发布的两份纲要文件中也提到了要对儿童进行性教育。虽然如此,但是执行现状堪忧,有学者直指“在落实层面上,性教育一直缺乏实质进展”,儿童性教育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
3 儿童性教育对策分析
我国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在10多年的调查与实践中得出:3~6岁是孩子性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性教育卓有成效的时期[3]。因此,从幼儿期便关注和开展性教育已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国家在儿童性教育发展中统筹全局,宏观调控
1)落实现有的性教育立法,完善性教育的法律规定。在国内法律规范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三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五条都规定了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教育部2008年发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分五个阶段细化了小学开始对学生进行性教育的具体内容;《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规定提高适龄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通过这些法律规范可以看出,我国法律中已经规定了要进行性教育,但规定相对模糊。法律文件看似事前引导和事后救济相结合,已经较为完善,但法律位阶低、效力不强、发挥作用有限等问题极为突出。
因此,要改善我国的儿童性教育现状,一方面要有法可依,要分阶段对适龄儿童进行符合其认知的性教育,并以更高位阶的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同时要将儿童接受性教育的起点提前到三岁,并对学龄前儿童进行适当的性教育,比如性别认知和性别认同等,避免出现“异装癖”等不正确性别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要注重不同阶段的性教育的内容差异,对不同的阶段进行与儿童年龄和认知现状相匹配的性教育,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法制[4]等方面,以更好地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文章来源:《情感读本》 网址: http://www.qgdbzzs.cn/qikandaodu/2021/0122/548.html
上一篇:上海启动“中小学生 健康教育读本”修订项目
下一篇:如何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