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情感读本》栏目设置[06/29]
- · 《情感读本》收稿方向[06/29]
- · 《情感读本》投稿方式[06/29]
- · 《情感读本》征稿要求[06/29]
- · 《情感读本》刊物宗旨[06/29]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构建“平易近人”的数学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在教学课堂中,有时我们很认真的上课,努力的讲题,课堂却死气沉沉,没有生机。面对这样的课堂,我们该怎样做?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变得“平易近人”,“好吃”
在教学课堂中,有时我们很认真的上课,努力的讲题,课堂却死气沉沉,没有生机。面对这样的课堂,我们该怎样做?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变得“平易近人”,“好吃”又有“营养?下面我从两方面来谈谈如何构建“平易近人”的数学课堂。
1 做平易近人的教师,让学生因我们而喜欢数学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平易近人源于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我们只有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才愿意亲近我们,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喜爱。
以前,我在学生的眼中是一个严肃认真、爱发脾气的老师。一次,有一位女生给我写了一张条:“高老师,希望您上课不要总那么严肃,火气那么大,本来我很快乐,可看到您严肃的面孔,我就害怕,更不敢回答问题,希望您上课能多笑笑。”读到这位小女孩的心声,我羞愧万分,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学生的思维在我的咆哮中凝固,而我还不停的抱怨孩子。想想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有思想、有情感,也渴望被关爱,被理解、被尊重,课堂上我只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对我望而生畏。
从那以后,我努力改变自己,尝试着去理解学生,走进学生,用平易近人的心态面对学生。时间久了,不写作业的学生少了,喜欢学数学的人多了。
2 做开启学生智慧的老师,让教学走进学生心里
以前我的课堂基本上是传授式教学,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强化训练。但是,这让我产生了困惑:为什么我的努力付出,效果却不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对教育理念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下面从我的教学实践中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思考一:要在读懂教材,读懂学生的基础上定目标,把方向,精心准备。
今年我在师一中听了镇江高级教师周峰上的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复习《式与方程》,感受很深。他们的教材是苏教版,我们是人教版,周老师首先是对比研究教材,基于两种版本教材,整合设计一份学生复习单,提前测试,然后统计分析数据,基于学生的认知情况设计教学。周老师课前做足了功课,课上有效的满足了学生知识、思维、情感上的需求,课上的游刃有余,深刻而厚重。
读懂教材就是要遵循数学教育规律;读懂学生就是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不只是教学生会做题,会考试,更要重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数学思想的渗透。
思考二:面对课堂不期而至生成的资源,该如何有效的利用。
在课堂上学生会经常出错,发生一些“意外”。面对课堂不期而至生成的资源,我们该怎样利用,才能让学生长知识、长智慧呢?
这让我想到吴正宪老师教学案列: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后,教师出示2、3、8 这三条线段能不能围城三角形?学生很快回答不能。师话锋一转:不能因为2 厘米太短,现在换成x,想象一下,x 是多少,就能围城三角形?生:比5 大就成。师:好,那我们就数一数都有哪些比5 大的数。吴老师对学生的随口回答,不急于定论,而是通过数数,引发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审视条件、问题、结论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最终发现 5<x<11 的道理。吴老师抓住课堂生成资源,不断追问,激发学生思考现象背后的数学道理。
面对课堂不期而至生成的资源,宽容的接纳、合理的筛选、有效的利用,引发学生争议,引导学生全面比较,辨出其所以然,让生成的资源变得有价值。
思考三:构建互动学习的对话平台,创设学生喜欢的课堂。
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舞台,要想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必须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在学习《分数加减法》这一单元,我出示一道题:一堂课35 分钟,老师讲课1/5 小时,小组合作用了2/15 小时,剩下的是学生练习,学生练习用了多少分钟?靳宇豪列式为:1-1/5-2/15;徐诗琪说:“1 是单位“1”哪能减1/5 小时,要先把35 分钟换算成7/12 小时,用7/12-1/5-2/15=1/4(小时)再换算成分钟。”我说:“思路清晰,1 和1/5 小时意义不同是不能相减的。如何换算单位呢?”学生说:“1 小时=60 分钟,把60 分钟平均分成4 份,一份是15分钟。”“运用分数的意义来解决,理解的非常透彻,还有别的做法吗”我继续追问,吴韩飞说:“一小时=60 分钟,把60 分钟平均分成5 份,一份是12 分钟,60 分钟平均分成15 份,1 份是4 分钟,2 份是8 分钟,再用35-12-8=15(分钟)”;“多智慧的想法呀!”我赞赏道:“2/15 小时换算成分钟,用2/15 乘60,分数乘法这是我们六年级将要学习的知识,没想到大家居然利用分数的意义就解决了没有学过的知识,你们太厉害了!”学生在交流对话中,形成了自己的思考,不仅接受了别人正确的观点,更深层次的理解了分数意义的内涵。
文章来源:《情感读本》 网址: http://www.qgdbzzs.cn/qikandaodu/2021/0211/586.html
上一篇:浅谈英语教学策略与方法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情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