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战场装死有没有用

来源:情感读本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对战争的恐怖,我们这些和平年代的人可能不会了解。仔细想想,如果是你上战场,你会选择冲锋陷阵,还是会畏畏缩缩地保全性命呢? 近期在国外网站上,大家开始讨论战场上的生存

对战争的恐怖,我们这些和平年代的人可能不会了解。仔细想想,如果是你上战场,你会选择冲锋陷阵,还是会畏畏缩缩地保全性命呢?

近期在国外网站上,大家开始讨论战场上的生存之道,其中有个问题很有意思,那就是打仗的时候,装死究竟有没有用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当攻击计划失败,士兵会撤退到壕沟躲起来,而来不及撤退或者还在战场上的人,就会装死,直到他们能回到战友身边。

另外一个例子是二战诺曼底大登陆时,一名美国伞兵跳伞下来就卡在教堂的屋顶上了。他选择持续装死,而其他在附近降落的美国伞兵都在着陆时被德国人射杀了。

还有,在《俄罗斯英雄1941—1945》一书中还记载了一位装死英雄,一名身处克里米亚的乌克兰女狙击手柳德米拉·帕夫里琴科。她藏在一棵树当中待命时,被德军的狙击子弹击中,差点丧生。随后她决定,不奋力一搏,而是倒下来装死。

装死后,她抓准时机用狙击枪还德军以颜色,射杀了德军狙击手。随后,她在那狙击手身上找到一个笔记本,原来这位差点杀死她的德国人,在西欧已经狙杀了400多名英法士兵,可谓一代名狙击手。但柳德米拉·帕夫里琴科也不是省油的灯,她在1943年的时候,已经连续狙杀了300多名敌军。

而二战战场的另一端,亚洲方面,日本士兵装死也是很常见的事情。当时的美国士兵在参战时,为了保险起见,都会往那些躺在地上的日本人尸体上补一刀,这也从侧面说明日本人真的很爱装死。

装死的时候需要知道几件事情,如果你的队友还在继续作战时,你就猝然倒下,那么装死一点用也没有。打仗的时候,并肩作战才是王道,如果你胆小或贪生怕死,你很有可能会被队友抛弃。而且装死其实成功率很低,现代战争中士兵基本上都会在尸体上补刀。

上面讲到的那位卡在教堂上的伞兵,其实是第505师伞兵团的约翰,现在那个教堂里还放着他的雕像和一顶挂在教堂上的降落伞。1985年我在学校的校外教学课上去过这个教堂,那时大约是二战胜利40周年纪念日。

事实上,这位伞兵被挂在教堂上时,还能看见下面的战斗情况。在德国人俘虏他之前,他四肢无力地被挂了整整两个小时,在此期间他都装死不敢动。被俘虏之后,约翰顺利逃走了,重新回到美军阵营。他攻击了德国村庄,活捉30名德国人,杀死11名敌军。如果他当时没有装死,就没有后面的战功了。

所以,在战场上装死有没有用,也要看运气。

对战争的恐怖,我们这些和平年代的人可能不会了解。仔细想想,如果是你上战场,你会选择冲锋陷阵,还是会畏畏缩缩地保全性命呢?

近期在国外网站上,大家开始讨论战场上的生存之道,其中有个问题很有意思,那就是打仗的时候,装死究竟有没有用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当攻击计划失败,士兵会撤退到壕沟躲起来,而来不及撤退或者还在战场上的人,就会装死,直到他们能回到战友身边。

另外一个例子是二战诺曼底大登陆时,一名美国伞兵跳伞下来就卡在教堂的屋顶上了。他选择持续装死,而其他在附近降落的美国伞兵都在着陆时被德国人射杀了。

还有,在《俄罗斯英雄1941—1945》一书中还记载了一位装死英雄,一名身处克里米亚的乌克兰女狙击手柳德米拉·帕夫里琴科。她藏在一棵树当中待命时,被德军的狙击子弹击中,差点丧生。随后她决定,不奋力一搏,而是倒下来装死。

装死后,她抓准时机用狙击枪还德军以颜色,射杀了德军狙击手。随后,她在那狙击手身上找到一个笔记本,原来这位差点杀死她的德国人,在西欧已经狙杀了400多名英法士兵,可谓一代名狙击手。但柳德米拉·帕夫里琴科也不是省油的灯,她在1943年的时候,已经连续狙杀了300多名敌军。

而二战战场的另一端,亚洲方面,日本士兵装死也是很常见的事情。当时的美国士兵在参战时,为了保险起见,都会往那些躺在地上的日本人尸体上补一刀,这也从侧面说明日本人真的很爱装死。

装死的时候需要知道几件事情,如果你的队友还在继续作战时,你就猝然倒下,那么装死一点用也没有。打仗的时候,并肩作战才是王道,如果你胆小或贪生怕死,你很有可能会被队友抛弃。而且装死其实成功率很低,现代战争中士兵基本上都会在尸体上补刀。

上面讲到的那位卡在教堂上的伞兵,其实是第505师伞兵团的约翰,现在那个教堂里还放着他的雕像和一顶挂在教堂上的降落伞。1985年我在学校的校外教学课上去过这个教堂,那时大约是二战胜利40周年纪念日。


文章来源:《情感读本》 网址: http://www.qgdbzzs.cn/qikandaodu/2021/0302/660.html



上一篇:让党内互称同志蔚然成风
下一篇:胥得意在军营释放文化之铀

情感读本投稿 | 情感读本编辑部| 情感读本版面费 | 情感读本论文发表 | 情感读本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情感读本》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