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纽马克翻译批评理论下冬阳童年骆驼队译本赏析

来源:情感读本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前言 作家林海音的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一篇叙事性散文,篇幅不长,却语言质朴,意味深长,像一曲童年的歌谣。张培基先生和齐邦媛、殷张兰熙老师分别翻译过这篇散文

一、前言

作家林海音的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一篇叙事性散文,篇幅不长,却语言质朴,意味深长,像一曲童年的歌谣。张培基先生和齐邦媛、殷张兰熙老师分别翻译过这篇散文 (以下分别简称张译和齐、殷译),对比名家的译作,对于翻译实践起着很好的指导作用。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 (Peter Newmark)认为前人提出的直译和意译缺乏实用价值,因此提出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并提出功能批评法和分析批评法两种翻译批评方法,一方面,便于批评者对译文质量进行评析,另一方面,对译作的对比分析也是提高翻译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纽马克的翻译批评理论

纽马克在 《翻译问题探讨》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中提出了 “语义翻译”和 “交际翻译”的概念。语义翻译法是以原文意义为中心,强调译文忠实于作者的语言水平,追求词意上的细微差别,以再现原文的实际效果。语义翻译仍需考虑原文本的美学价值,适用于 “抒情型”文字。交际翻译法力求准确地传达原文的语境含义,无论是译文的内容或语言都要以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为准则。交际翻译法强调再现原文的要旨,重视译文可能带来的社会价值,因此适用于信息型文字。纽马克肯定了翻译批评与翻译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在 《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中提出了翻译批评的两种方法。功能批评法多侧重思想内容的传达,从宏观上判断译者是否在所遵循的翻译原则下达到了翻译目的,不重词、句、段落等细节,是一种较主观的批评方法。功能批评法主要从语言风格和语言功能来分析原文的写作特点。分析批评法较具体微观,主要比较语言形式,如语义、句子结构、语序调整等。

纽马克还指出一项综合性的翻译批评应包括五个步骤:(1)对原文本的写作意图和功能做简要分析,包括文本类型、语言特色、作者态度及读者对象等;(2)分析译者对原文目的的解释、翻译方法以及译文可读性;(3)选择典型的原文、译文进行对比,以语言形式为主;(4)从译者遵循的翻译标准出发,衡量译文的所指准确性和语用准确性;从批评者的角度关注译文的质量和语义亏损等;(5)评价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三、通过纽马克的翻译批评理论解读 《冬阳·童年·骆驼队》两个译本

本文将采用分析批评法,基本靠近五个步骤来对 《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纽马克认为散文属于表达型文本,其核心思想是表情达意。作者独特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应视为同等重要。散文的风格是由语言、意境、情感三方面构成的。在语言上,原文以孩子的视角写作,文字朴实,句子简短,描写生动形象。在环境描写上,作者抓住普通的生活画面,描写带有温馨又感伤的冷色调。如作者关注拉骆驼的人和骆驼,是故乡冬日生活一景,也是实实在在的穷苦人的生存境遇。在情感的塑造上,原作者善于用富于感情的生动笔触,既有对家乡的人和事的怀念,又有对孩童时真善美的内心世界的向往。翻译时,译者应充分传递原文的风格。

(一)语言上的对比

文中出现了文化负载词,如 “南山高末”和 “乌金墨玉”,商人将煤称作高级的茶叶末儿和金子玉石,用以招揽生意,极具汉语特色。两个译本在 “南山高末”的处理上略有不同,张译为 “top-grade coal dust from Southern Mountain”,齐、殷译为 “South Mountain coal”,张译的解释更加清晰。

(二)意境刻画的对比

例1: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地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

张译:As winter was drawing to an end and spring coming nearer,the sun became so warm that people felt like taking off their cotton-padded jackets.

齐、殷译:Winter was almost over,spring was near,and the sun was especially warm;warm enough for people to take off their cotton-padded jackets.

前句作者用白描的手法,用几个短句简括地叙述冬去春来,时光流逝。张培基先生采用的是一个由as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一气呵成。而齐、殷老师则是按照汉语的句式结构,采用了四个独立的句子,导致结构上不够紧凑,层次感不强。后句张译同样没有拘泥于原文的句式结构,“too”一词的使用很到位,但缺少了原文用反问句的韵味。反观齐、殷译的处理,则形神兼备。

(三)情感塑造的对比

在情感的表达上,作者重点突出了三个方面,一是对拉骆驼的人和骆驼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卑微生命的关注与同情。


文章来源:《情感读本》 网址: http://www.qgdbzzs.cn/qikandaodu/2021/0308/738.html



上一篇:身份叙事情感理解法医秦明系列小说的三个维度
下一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情感读本投稿 | 情感读本编辑部| 情感读本版面费 | 情感读本论文发表 | 情感读本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情感读本》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