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情感读本》栏目设置[06/29]
- · 《情感读本》收稿方向[06/29]
- · 《情感读本》投稿方式[06/29]
- · 《情感读本》征稿要求[06/29]
- · 《情感读本》刊物宗旨[06/29]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什么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
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什么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对于“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二、怎样的课堂是有效的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学生的进步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绝不能靠训练,而要靠思维过程,要靠个性化的思维。但知识转换为解题技能是要靠操练的,这种操练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和学业成绩;但同时,这种技能也是一把双刃剑,也能压抑人的创造性、想象力。”余文森教授认为:“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从时间上来说,学生的发展有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以前教学太注重当下发展,实际上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对应的是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无效低效是相对有效教学而言。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懂的少到懂的多,从不喜欢到喜欢这门课程,这都表示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有效的。更进一步来说,无效低效也可以说是不需要教师教,学生也能理解。从专业角度来说,就是没有发展。所以高效的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这是从新课程基本理念来规定“发展”。
三、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有效教学实际上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获得发展。这里的教育活动不仅仅指教师的教,还包括学生的学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一)教师的教
1.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必须先了解学生对教材有多少认识,他们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什么地方需要重点评讲、仔细分析,哪些地方可以简单交代。
2.精心的备课。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弄清楚课文的重点、难点,才能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地调控师生的作用,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课堂教学焕发主动、自主、探索的活力。同时该准备的教具一定要准备,生动的教具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妙用非智,激活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妙用肯定和奖励的评价方法,妙用竞争方法、妙用情感因素,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二)学生的学
1.勤思多问。“学以思为贵”。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只有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力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2.勇于实践。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学习中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演出来、做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学生通过实践,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物质世界,使之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过程。
(三)师生互动
课堂上师生之间除认知信息的交流外,还有情感交流。良好的情感交流能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下学习。课堂上,教师温和的语调、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信任的点头、赞美的话语……都可加强师生之间的心灵交流,更好促使学生有效学习。
文章来源:《情感读本》 网址: http://www.qgdbzzs.cn/qikandaodu/2021/0308/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