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情感读本》栏目设置[06/29]
- · 《情感读本》收稿方向[06/29]
- · 《情感读本》投稿方式[06/29]
- · 《情感读本》征稿要求[06/29]
- · 《情感读本》刊物宗旨[06/29]
审美力情感力和创新力以运城师专舞蹈教育为例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舞蹈教学的目的是以美育人,审美教育的核心是以情感人,舞蹈教学的生命是创新。作为师范专科学校的一名舞蹈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认识到了这一点。基于这种认识,
舞蹈教学的目的是以美育人,审美教育的核心是以情感人,舞蹈教学的生命是创新。作为师范专科学校的一名舞蹈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认识到了这一点。基于这种认识,我觉得把学生培养成合格且优秀的舞蹈教师,重在培养其具有三种能力——审美力、情感力和创新力。这三种能力的高下,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一、以美育人,着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力
审美力就是对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舞蹈的审美教育,就是通过对舞蹈的欣赏,引导学生充分了解舞蹈中所寄托的道德感、哲理和文化观,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说就是通过对舞蹈中人物形象和舞蹈动作的审视和评价,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操,提高舞蹈素养,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用著名舞蹈家张继钢的话说,就是“用艺术美感唤醒生命美感”,就是通过舞蹈审美教育使学生能够“爱艺术,创造美”。
(一)解放天性教学法
审美力的培养需要观察,需要发现,需要感受,需要体验。在舞蹈教学中,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去发现和感受大自然的美。我引导他们用心去看,用手去摸,用耳去听,用鼻去闻,用身体去感受,驻足大自然变幻美妙的瞬间,捕捉大自然一颦一笑的神韵,体验那份柔情与浪漫,领略那份粗犷与豪放,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学会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学会在舞蹈中体现大自然的美。在学生练习有关“春天”“生命”这样的舞蹈主题时,学生们将自己对大自然的理解融进了舞蹈,大家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彰显出了个性与包容。这种做法,不仅使学生的舞蹈品质得到了提升,还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使意象中的美得到强化和升华,逐渐教会学生以发现的眼光去看待生命与自然,并以舞蹈的美来体现美丽的大自然和每个生机勃勃的生命存在。
(二)情境教学法
审美力的提高需要实践,需要表现,需要锤炼,需要有文化做铺垫。在我的舞蹈教学中,有一次学生做有关“春雨”的作业,她的舞蹈作业中少了些美感和浪漫,忽略了对春雨之美的体味。我告诉学生,创作一个舞蹈作品,需要我们去营造一种情景交融、空灵融彻的诗意空间,诗的意味就是一种美。在与学生交流时,我不由得舞动了起来——触摸雨,闻雨的味道,用身体感受雨,接受雨的洗礼;让学生想象美丽的雨中情景——在雨中漫步,嬉戏,与雨融为一体。我接着启发学生,这是一种轻盈如春天脚步般的雨,这是“沾衣欲湿杏花雨”之雨,这是“渭城朝雨浥轻尘”之雨,这是“丝丝春雨催侬去”之雨,丝丝凉意,沁人心脾,拂之如帘,闻之欲醉。总之,我们要发现自然中的美,体味生活中的美,创造艺术中的美。我通过示范引导,结合情境进行讲解启发,最终,这个学生很好地完成了“春雨”这个舞蹈作业。我发现,以后每个舞蹈练习,她都能融进自己内心深处对美的理解和感受,舞蹈中动作的美感有了,眼神中也透露出深情,整体表现更具有吸引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学习,这个学生自己创编的舞蹈,在专升本的考试中,以专业82分的优异成绩名列全省第二名。这个学生,叫杨青芬,现在她已是本科院校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各科老师对她评价都很高。
古人云,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舞蹈教学中审美力的培养,还体现在情感基调上。在创作舞蹈《幸福之路》时,我告诉学生要把握作品的整体情感基调——素美,所谓素美,即如一代文宗元好问的诗句:“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我传递给学生这样的美学理念:我们要摒弃绚丽浮华的装饰,体现真朴淳厚的美质,无论是从舞蹈音乐的选择上,还是在情感抒发、动作表现、意境营造、道具运用、服装选配上,都要遵循一个基调——素美。
当学生把握了舞蹈动作的整体意蕴后,《幸福之路》就丰盈而美好地展现在了舞台上。最终的演出效果证明,淳厚的情感、素朴的美质、深远的意境,使舞蹈拥有了更好的品质和更多的共鸣。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的个性品质也得到了成长,成长得更加健康、优秀和美丽。
在舞蹈教学中,我从各个练习和作品出发,教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并创造美,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力,同时,让他们的生命一天比一天绽放得更加灿烂。
二、以情育人,重在培养学生的情感力
文章来源:《情感读本》 网址: http://www.qgdbzzs.cn/qikandaodu/2021/0310/760.html
上一篇:经典诵读小学生美育教育实施措施探讨
下一篇:吴川话吟诵格律诗的情感意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