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通俗的网络引导读青少年网络素养读本第一辑

来源:情感读本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细细品读宁波出版社出版的《青少年网络素养读本(第一辑)》,真正觉得这一套选题新颖、案例典范、写作通俗的丛书,为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带来了一场及时雨。丛书主要有以

细细品读宁波出版社出版的《青少年网络素养读本(第一辑)》,真正觉得这一套选题新颖、案例典范、写作通俗的丛书,为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带来了一场及时雨。丛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鲜明特点:

丛书主编分别为国家教学名师、国内新闻与传播领域的著名专家罗以澄教授和中共宁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万亚伟,六名作者均具有博士学位和高校高级职称,其中几位曾是媒体的领军人物,长期致力于媒介素养教育前沿的研究与实践。在编写过程中,他们秉持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开放性的原则,不仅根据选题反复推敲大纲,还多次深入社会实践,倾听青少年的呼声与诉求,调动青少年一起来思考网络媒介带来的新问题。有些作者的子女正值青少年,本丛书也可看做是家长们的生活经验分享。他们不仅为自己的孩子操心,更是为全社会的孩子们思考,因此,书中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均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为孩子们所接受。

本丛书第一辑共六册,分别围绕与青少年的生活及网络实践密切相关的六个主题展开:《网络谣言与真相》《虚拟社会与角色扮演》《黑客与网络安全》《互联网与未来媒体》《地球村与低头族》,旨在帮助青少年看清网络媒介的不同面相,从而正确理解和使用网络媒介及其信息。比如《网络游戏与网络沉迷》,梳理了网络游戏的发展轨迹,描述了网络游戏的正负能量,分析了网络沉迷的现状与成因,总结克服网络沉迷的措施与方法,对青少年而言,这是观念的认知,更是行为的指南。网络游戏之于青少年成长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位教育心理学家曾指出:“要求一个孩子在游戏之外的某种基础上进行工作,无异于一个蠢人在春天摇晃苹果树而向往得到几个苹果;他不仅得不到苹果,还会使苹果花纷纷落地,本来渴望在秋天得到的果子也就无望了。”而健康的网络游戏,即使不属于传授知识的益智类游戏,仍可以成为儿童接触互联网的一种启蒙“教材”,可以作为青少年体验人生的一种文化方式。编写者从青少年的心理与体验出发,辩证地看待网络游戏,令人耳目一新。

早在1933年,英国学者利维斯及其学生汤普森就在所著的《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在学校教育中加入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建议,意图在于保护本国传统文化、语言、价值取向和民族精神的顺利、完整传承,力求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学生免受媒介所传播的不良文化、道德观念或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

在网络媒介逐步成为青少年的主要信息来源的现状下,传统文化与价值日渐远离青少年人群的文化消费和信息选择的范围,而由网络文化所衍生的新的文化价值取向开始主导青少年的意识形态。一方面,新兴媒介所呈现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都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日益向欧美等影响力更大的媒介靠拢;另一方面,媒介生产者为了更大的商业利益而大量生产挑战社会风俗及道德价值底线的媒介产品,这无疑让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了青少年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提升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才有能力逐步摆脱网络媒介对青少年的控制与支配,才能更好地使用网络媒介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而非被网络媒介所利用以实现网络媒介的目标。

梁启超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少年网络素养的高低,也决定了他们能否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在建设网络强国的过程中,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任重而道远,相信这套丛书会给广大青少年以及关心青少年成长的人们带来有益的思考与启迪。


文章来源:《情感读本》 网址: http://www.qgdbzzs.cn/qikandaodu/2021/0727/1658.html



上一篇:农民学法用法读本
下一篇:论家事审判的身份情感和伦理属性

情感读本投稿 | 情感读本编辑部| 情感读本版面费 | 情感读本论文发表 | 情感读本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情感读本》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