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迈向治理有机体中国基层治理中的情感因素研究

来源:情感读本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基层治理的秩序之谜 现代化的“副产品”之一就是社会结构的快速变动对秩序格局的冲击。诚如著名学者亨廷顿曾经指出的:“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基层治理的秩序之谜

现代化的“副产品”之一就是社会结构的快速变动对秩序格局的冲击。诚如著名学者亨廷顿曾经指出的:“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1)[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8页。这一论断在许多国家的治理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似乎成为了一项“铁律”。

然而,中国情境却表现出了特殊性,迅速的现代化使社会生态变化得最为显著,但是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秩序。中国拥有世界范围内较高水平的民众对政权的支持度和社会稳定的指数,表现出了颇为鲜明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反差。“知政失者在草野”,作为政权和社会的连接之处,国家整体上的秩序在基层维度体现得最为明显。总体来看,中国的基层治理不仅具有整体上的稳定性,而且经常表现出对“治理温度”和“尊重民情”的强调,政权与民众的关系以“血肉联系”和“与人民心心相印”等美好状态为发展方向,表现出了水乳交融的基本格局。

如何理解这一现象?不难发现,基层治理中的情感因素是理解上述问题的关键。从心理学上看,情感是在外在刺激之下,人类凭借神经系统产生的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认知性以及包含着行为反应倾向的感受和体验(2)Matsumoto,D.. 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pp.179.。而在基层治理领域当中,情感反映了人们对包括结构、行为等基层治理体系和过程各个方面的认识和心理倾向。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情感的形成体现了生理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它既倚赖于人类的生理结构,也同样离不开外在社会性因素的影响。进而言之,对于治理而言,情感高度结合了公共行政因素,是典型的“次生情感(Secondary Emotion)”。它不能简单地被表达为“快乐”“愤怒”等初级标签,而是以“对行政活动满意度”“对官员的好感”为主要内容。这类情感不会自发产生,需要外在政治和社会力量的积极介入和培育,相关机理已为社会心理学所证实(3)Kemper, T.. How Many Emotions Are There? Wedding the Social and the Autonomic Compon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3(2), 1987, 。

那么,在中国基层治理中,良性情感状态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培育起来的?如何从理论上解释由于情感融入建立起的基层秩序格局及其本土性特色?这些问题是本文探索的重点。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进路

目前,对于中国基层治理当中的情感因素,学界已经逐步加以关注,代表性的研究涵盖了以下两个主题:

(一)关于基层维度中情感培育机制的研究

有的研究曾将中国描述为“情感化国家”(Affective State),并指出了基层官员能够通过“送温暖”的形式向基层弱势群体表达政权对他们的关爱,培育普通民众对治理体系的好感(4)Yang, J.. Song wennuan, Sending Warmth: Unemployment, New Urban Poverty, and the Affective State in China. Ethonography, 14(1), 2013, 。何雪松则将基层治理中维持情感关系的方式概括为四种:送温暖、建立人际关系的温馨圈子、摆平、安抚(5)何雪松:《情感治理: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治理维度》,《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11期。。类似地,田先红等人发现社区干部通过本土性的人情、面子规则展开行动(6)田先红、张庆贺:《城市社区中的情感治理:基础、机制及限度》,《探索》,2019年第6期。。还有的研究关注了“焦点事件”的修辞,在“抗灾救援”等焦点事件中,积极的文字修辞建构了有责任感和积极情感的政府形象(7)侯光辉、陈通、傅安国、田怡:《框架、情感与归责:焦点事件在政治话语中的意义建构》,《公共管理学报》,2019年第3期。。除了这些内容之外,Marie Anne-Brady提到中国基层社区、街道区域广泛存在的标志、图像、口号和标语等符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民众的心理,在情感上传达特定的治理蕴意(8)Brady, A..Marketing Dictatorship:Propaganda and Thought Work in Contemporary China. Washington D.C: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9.。

(二)关于基层治理中情感秩序格局的研究

一些研究探索了情感融入对于基层治理格局的影响。在这方面,文军指出,由于融合了情感因素,中国的社区治理格局呈现了重视人与人之间行动关系、以及权力结构缓和运行的秩序形态(9)文军、高艺多:《社会情感治理:何以可能,何以可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田先红进一步将情感秩序格局加以分类,分别概括为“原生型”和“工具型”。“原生型”指的是基础性的情感秩序,而“工具型”指的则是服务于具体行政活动的情感表达策略(10)田先红、张庆贺:《城市社区中的情感治理:基础、机制及限度》,《探索》,2019年第6期。。唐亚林也关注了相关问题,他指出中国基层当中的情感治理促成了“人心政治”格局。这与西方的治理模式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11)唐亚林:《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逻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278-288页。。


文章来源:《情感读本》 网址: http://www.qgdbzzs.cn/qikandaodu/2021/0728/1662.html



上一篇:互动仪式链视角下志愿服务情感机制研究
下一篇:网络交往情境下的用户心理探析以网络直播为例

情感读本投稿 | 情感读本编辑部| 情感读本版面费 | 情感读本论文发表 | 情感读本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情感读本》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