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伦理学论文_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道德认知的

来源:情感读本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8-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家庭教养方式 1.2.2 道德认知 1.2.3 道德完美主义 1.3 统计处理 2 结 果 2.1 青少年体育道德认知与一般道德认知的比较 2.2 体育道德认知与一般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家庭教养方式

    1.2.2 道德认知

    1.2.3 道德完美主义

1.3 统计处理

2 结 果

2.1 青少年体育道德认知与一般道德认知的比较

2.2 体育道德认知与一般道德认知的性别差异及年级差异

2.3 家庭教养方式、道德完美主义、体育道德认知及一般道德认知的相关

2.4 道德完美主义在家庭教养方式与道德认知间的中介作用

3 讨 论

文章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道德认知的影响以及道德完美主义在其中的中介效应,探索促进青少年道德认知健康发展的内在机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对719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1)父母情感温暖与青少年的一般道德认知及体育道德认知显著正相关(r=0.19,0.21;P<0.001)。父母拒绝与青少年的一般道德认知显著负相关(r=-0.07;P<0.05),与体育道德认知相关不显著(P>0.05)。父母过度保护与两种情境道德认知相关均不显著(P>0.05)。(2)道德完美主义的道德高标准在父母情感温暖对青少年一般道德认知和体育道德认知的发展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15.96%和21.54%。道德完美主义的在乎道德错误在父母拒绝、过度保护对青少年一般道德认知和体育道德认知的发展中起遮掩作用。结论:父母应采取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同时重视青少年道德高标准的培养,促进其道德认知的健康发展。

文章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体育道德认知,一般道德认知,道德完美主义,青少年,

项目基金: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9YJA890044),

论文作者:陈梦一1 祝大鹏2 

作者单位:1.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论文DOI: 10.13342/j.cnki.cjhp.2021.09.025

论文分类号: B82-05;G78

相关文献: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心理科学进展》
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心理科学进展》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心理发展与教育》
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的研究.《心理学探新》
道德情绪对网络助人行为的影响——道德推理的中介作用.《心理学报》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心理科学》
大学生积极完美主义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初中生社会支持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家庭不良教养方式对自伤行为的影响:完美主义的中介作用.《中国特殊教育》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焦虑的影响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相似文献:柯尔伯格道德认知理论再思考.....作者:赵春华,白臣,叶青,刊载期刊:《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道德认知发展研究方法述评.....作者:洪灵敏,刊载期刊:《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论道德认知.....作者:易法建,刊载期刊:《求索》
青年道德认知探析.....作者:曹劲松,刊载期刊:《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论道德认知.....作者:杨衍球,曾钊新,李建华,刊载期刊:《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朱熹浩然之气、道德认知与道德勇气述论.....作者:赵金刚,刊载期刊:《伦理学研究》
从皮亚杰到柯尔伯格——兼论道德认知理论的哲学问题.....作者:刘李伟,刊载期刊:《伦理学研究》
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交互作用初论.....作者:蒋洋洋,刊载期刊:《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继承与超越:道德认知发展研究的演变.....作者:任强,郑信军,胡瑜,刊载期刊:《心理研究》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视阈下大学生虚拟社区使用情况探析.....作者:陈秋燕,刊载期刊:《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相关文章:第七讲:现代焊接工程技术与国际化焊接人才的培养.....作者:钱强


文章来源:《情感读本》 网址: http://www.qgdbzzs.cn/qikandaodu/2021/0825/1683.html



上一篇: 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论文_智能技术支持下的老
下一篇: 文艺理论论文_从“无我”到“自我”——明清

情感读本投稿 | 情感读本编辑部| 情感读本版面费 | 情感读本论文发表 | 情感读本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情感读本》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