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美赞臣新妈妈读本:2岁前,孩子这5个“毛病”

来源:情感读本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很多妈妈会说:一到两岁的宝宝“最好玩”,也“最难管”—— 他蹒跚学步的样子憨态可掬,但哪儿都想去,要你时时刻刻盯紧才行~ 他学你说口头禅总能引爆笑点,但“不、不、不”

很多妈妈会说:一到两岁的宝宝“最好玩”,也“最难管”——

他蹒跚学步的样子憨态可掬,但哪儿都想去,要你时时刻刻盯紧才行~

他学你说口头禅总能引爆笑点,但“不、不、不”地对着干,分分钟被气炸~

他开始学会“察言观色”,会逗你开心,但动不动就发脾气,翻脸比翻书还快~

……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在想尽办法和宝宝“斗智斗勇”时,有没有想过,或许自己已经“管太宽”了呢?比如你眼中的这5个“坏毛病”,其实根本不用管哦!

乱扔玩具

9个月大以后,宝宝的小手变得灵活,就开始“调皮”了——怀孕前吃辅食时,不只一次把汤匙扔地上;明明扔掉了玩具,又非要你捡回来;连手机也不放过……这重复的捣蛋行为可能会让你怒气值急速上升,甚至严厉制止。但其实,宝宝并不是要挑战你的忍耐极限,他只是在学习“因果关系”,他只是想要知道汤匙掉下会是什么声音,玩具扔到地上会不会响,扔掉手机看你会有什么反应……

因此,建议你:为宝宝提供安全的可投掷玩具,并耐心帮他把玩具捡回来。当然,如果他做的事情存在危险就应当严肃制止,告诉他“不可以”,例如:拿扔玻璃杯、拿剪刀等都是要立刻制止的。

霸道、小气

1岁以后,宝宝对自己的玩具有明显的占有欲,会独霸玩具甚至争抢。如果你对宝宝说“你玩具这么多,分点给弟弟玩一下嘛”,他可能反而把自己的全部玩具都收起来藏好~不要认为宝宝是“小气”、“不乖”,他只是还不能理解“分享”的概念而已。随着大脑发育,理解和表达情感的能力加强,宝宝才会慢慢学会和玩伴分享,建立友谊,掌握社交技巧。

因此,建议你:不要强势介入要求宝宝和小伙伴分享。如果宝宝因为玩具而与玩伴发生冲突时,坚持让宝宝与玩伴分享玩具,反而无法解决问题。不如用其他有吸引力的玩具或活动转移宝宝的注意力,缓解他的情绪。

爱“对着干”

“宝贝,不要乱丢玩具哦”,话音刚落,他就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

“宝贝,很晚了,我们去睡觉吧”,他说着“不要不要”硬是玩到12点~

不让做的事儿偏要做,要他做的事儿偏不做,这正是一岁宝宝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体现呢!

1岁以后,宝宝大脑皮层的发育,促成了高阶认知能力的萌生,包括自我意识和个性意识。你会发现宝宝开始将自己的感受、欲望和意图与其他人的区分开来。于是,他会通过说“不”来表达自己的主张,通过“你们叫我这样,那我偏不这样”来将自己和你们区分开来。

因此,建议你:就让宝宝自己“做主”吧!你应该给他一个选择题,而不是“是非题”或者是不受限的“问答题”。例如:宝宝今天想要穿蓝色衣服呢,还是要穿黄色衣服呢?宝宝想吃苹果呢?还是梨子呢?给予宝宝一定的选择权,是支持他的独立性发展的好方法,千万不要纠结于无谓的意愿之争。

爱“打人”

1岁半左右的宝宝一言不合就爱打人,然后嘻嘻哈哈地“一笑而过”,活脱脱的调皮熊孩子。如果你生气地大骂他,宝宝可能会变本加厉地爱“打人”。因为,2岁内的宝宝“打人”只是图好玩,有可能是从日常生活中、或电视上模仿而来的,并不是真正地想打人。如果妈妈对此反应激烈,宝宝就会觉得“更好玩”,变得更爱通过“打人”来获得关注了。

因此,建议你:2岁以下宝宝“打人”时,平静对待,不要打骂孩子。但是要想办法立刻终止他的这个动作,例如把他的手拿开,或放一个玩具、果子在他手上。经过多次重复,让他慢慢忘记打人这个行为。如果宝宝“骂人”的话,也是同理。这多是偶然习得和简单的模仿,基本没什么恶意。所以不要给宝宝扣上不文明不礼貌的帽子,这样只会增加孩子骂人的频次。在态度上应采取忽视,在引导上明确告诉宝宝,这是一句难听的话,最好不要说,别人听了会伤心。

“玩”食物

这是大部分1岁多的宝宝都有的“通病”,吃饭时总是用手抓、把面条糊在脸上、把米饭捏成团子……然后把餐桌搞得一团糟。为了管好宝宝的这种“坏毛病”,爷爷奶奶最常用的招数就是——喂饭。但显然,喂饭只会让宝宝更加不认真吃饭。


文章来源:《情感读本》 网址: http://www.qgdbzzs.cn/zonghexinwen/2020/0717/373.html



上一篇:最美的《格林童话》精华读本
下一篇:美赞臣新妈妈读本:去玩吧!这些户外游戏里的

情感读本投稿 | 情感读本编辑部| 情感读本版面费 | 情感读本论文发表 | 情感读本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情感读本》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