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书评:适合亲子共读的散文集,家庭教育读本,

来源:情感读本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书籍名称:大师写给孩子的散文 易读指数:☆☆☆☆☆ 思想指数:☆☆☆ 博闻指数:☆☆☆ 一、这本书好读吗 这书没有发行纸质版,只有电子书。可在亚马逊或者豆瓣上看到。 虽然

书籍名称:大师写给孩子的散文

易读指数:☆☆☆☆☆

思想指数:☆☆☆

博闻指数:☆☆☆

一、这本书好读吗

这书没有发行纸质版,只有电子书。可在亚马逊或者豆瓣上看到。

虽然书的题目叫在《大师写给孩子的散文》,但没有一篇文章是作家专门给孩子写的,但读给孩子,还是适宜的,同时,大人读来也有收获。

对于孩子,此书不会显得过于深奥,对于大人,此书不会显得过于幼稚。即便不愿意买书,其中的选文也可以从网络上找来读,尤其是尼采写的一篇。

随着年龄渐长,父母和子女关系的疏远几乎是必然的,尤其在思想上,彼此的隔阂逐渐变得不可逾越。亲子关系中的双方都感到不能理解对方,陌生感带来焦虑,焦虑加剧亲子的紧张或者淡漠。

其实,这种焦虑是不必要的。父母和子女本来各有各的道路,束缚不应该是家庭的主题,陪伴才是。人生的旅途有很长很长,家庭是其中一间避风的站台,在其间的每个人所当做的不过是好好珍惜,然后整理好彼此,重又迈向自己的伟大征程。

大人对小孩的教育不是训令式的,就是沉默无言。训令式的背后是家长的自负,家长觉得自己什么都懂,能够完全掌控教育,沉默式的背后是家长的自卑,家长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无法参与到教育中去。

两种模式中,家长都把自己的角色看作是静态的,孩子需要成长,但自己不需要。其实,良好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和子女是同步成长的,他们在彼此陪伴中,相互学习。父母在引导孩子,孩子也在迫使父母重新思考人生中的各种命题。教育应当以陪伴的形式完成,父母不是孩子的引路人,也不是孩子教育的局外人,父母应该是孩子最好的伴读,承担亦师亦友的角色。

这本书是一本很好可供亲子共读的书。

父母不可能什么都知道的。当孩子有问题的,没必要装作自己什么都懂,也不必自暴自弃,觉得到了自己的年龄,思考是不必要的,把书丢给孩子就算了。父母所需做的,应该是在人生的共同议题上,一起思考,相互启发,这样亲子彼此尊重,感情也得以维系,并且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型的家庭氛围。

既然家庭是人生的一站,希望从这个站台出去的每个人都能获得相当的教益。每个家庭成员都在闲暇时刻,对美、对思想有更深的认识。

当然有一个好的共读的书籍也相当重要。这本选集既有对人生课题的思考,也有对生活、自然之美的发掘。还不错。

二、这本书说了什么

全书分四个章节:那些忘不掉的时光,和世界交朋友,生活需要调味剂,成长是唯一的答案。简言之,内容是:记忆、世界、生活、成长。前三章多写景散文,后一章是思辨哲理文。前三章,情绪丰满、审美高雅、小情调使人热爱生活和世界。后一章,思考深入,辨析明晰,使人了解世界和人生,鼓舞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第一章文章都可看,朱自清的《扬州的夏日》,有人味,知识分子腐朽也腐朽地别有情调。不过,只适合大人读,里面有些成人内容,成人读起来才会会心一笑。老舍的《春风》,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一个俏皮清新,一个浓妆艳抹,各有格调。萧红的一篇《我和祖父的园子》,孩子气浓,行文清醒脱俗,极有生命力,让人眼亮。

朱自清全家福

这些文章里面有许多成年人滋味,孩子不大能读出来,小孩生在福中不知福,等被俗务缠身,才知道许多小情调的可贵。但可以给他们看,启蒙而已。

第二章,有一篇莫泊桑的《雪夜》,在整章里,非常突兀,有莫泊桑的独特调调,别具一格,像一篇小寓言,像苍凉生命里的一首诗,让这章的其他文章都显得像陈词滥调。

第四章,以爱默生的《论自立》和尼采的《成为你自己》最拔群,能给人最多的生命思索。其他的也可看。

三、成为你自己

我们经常受教育,大人从小告诉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做一个道德的人,不要撒谎,不要偷窃,对人有同情心,要勤奋。我们默然这些是好的,可是,他们为什么好呢?家长每次这么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被孩子反问,“为什么呢”,大人会说“这样才能成功,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啊”之类的,孩子再问“那为什么要成功呢,什么是成功呢,为什么要做对社会有益的人呢,为什么要有道德呢”,大人往往就无话可说,慌乱之际,只能说胡话,比如,“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啊”,其实是大人黔驴技穷。


文章来源:《情感读本》 网址: http://www.qgdbzzs.cn/zonghexinwen/2020/0910/446.html



上一篇:黄煌经方基层医生读本: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下一篇:南京市《垃圾分类读本》初中版和幼儿园版发布

情感读本投稿 | 情感读本编辑部| 情感读本版面费 | 情感读本论文发表 | 情感读本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情感读本》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