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被忽视的孩子有多惨“情感忽视”,是一种家庭

来源:情感读本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原创,版权归本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人的情感得不到寄托,会比挨饿更让人难受。 每个人都情感,这也是我们人类区别动物的主要特征,我们拥有更加复杂的情感,而这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人的情感得不到寄托,会比挨饿更让人难受。

每个人都情感,这也是我们人类区别动物的主要特征,我们拥有更加复杂的情感,而这些情感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缤纷多彩,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和充实。

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也是如此,孩子虽然小,但是他们也有情感,也需要有所寄托,也有情感需求。

而孩子索取的对象往往是最为亲近的家长们,当家长们忽视孩子情感需求,就容易伤害到孩子。

之前在商场里看到一个爸爸带自己的女儿出来玩,可能是逛累了,父女两就到商场里的椅子上坐下来休息。刚坐下爸爸就拿起了自己的手机,刷起了小视频,而孩子则在一边自己拿着玩具玩。

过了一会儿,孩子可能是想起了什么高兴的事情要和爸爸分享,兴冲冲的跑到爸爸身边,但是孩子的爸爸只是抬头看了孩子一样,简单的说了敷衍的话,就继续看他的手机了。

女儿在一边一直拉爸爸的衣服,但是孩子的爸爸也只是当做孩子在调皮,没有理会孩子。

小女孩见爸爸一直玩手机不理自己,直接伸手把爸爸的手机打到了地板上,说到:“说好要陪我出来玩,却自己在一边玩手机!”

显然爸爸是被女儿的举动给吓到了,捡起手机之后,连忙起身抱起了自己的女儿,并跟女儿道歉,最后孩子也重新露出笑脸。

其实孩子都是很好哄的,只要家长们抱一下,亲一口,或是答应带他们去吃好吃的,孩子的情绪过的很快,但是不代表不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

很多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像这位家长这样的情况,做自己的事情,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还觉得孩子不懂事,瞎闹腾,没能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伤害。

孩子的情感需求很容易遭到忽视,可能是孩子有开心的事情要和父母们分享,又或是在学校受了委屈希望得到家长们的安慰……当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寄托和满足时,就容易让孩子产生负面的情绪。

一、家长对孩子“情感忽视”的原因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看法一直停留在孩子幼儿时期,觉得孩子不懂事,更不知道什么情感感情,孩子想吃什么想要什么东西满足孩子就行了,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情感需求。但是只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孩子不是家里养的宠物,不是只要给吃的,就能让孩子“摇摇尾巴”。

觉得孩子太调皮,只是在瞎闹腾也是家长们忽视孩子情感需求的主要愿意之一。

孩子总喜欢调皮捣蛋,也总会有一些无厘头的想法和做法,一开始家长们还会觉得有趣,重视孩子的举动,但是久了之后就不免产生厌烦,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

二、日常生活中,家长哪些行为是一种“情感忽视”

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玩手机做自己的事情。

就像前面说到的那位家长一样,在陪孩子出去玩的时候,自己在一边自己玩手机,对于孩子的情感需求,更是敷衍了事,最后孩子的过激反应才警醒了这位家长。这其实是很多家长的毛病,做自己的事情完全不理会孩子。

对于孩子的需求不给予回应,在孩子想邀请家长们一起玩游戏,想跟家长们说话时,家长们的敷衍了事,甚至是不理睬,都是对孩子的情感疏忽。

三、家长的“情感忽视”,是一种无声的家庭暴力

1、容易让孩子挤压过多的负面情绪。

孩子不懂得如何自己情感疏导,当负面情绪产生的时候,很容易堆积在孩子的心理,埋下祸根,积压久了之后,就容易让孩子情绪变得不稳定,容易失控,导致孩子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伤害他人也伤害自己。

2、让孩子缺少安全感。

家长们对孩子的情感疏忽,容易让孩子缺少安全感,觉得自己的父母是不是不爱自己了,让孩子缺少关爱,产生自卑的情绪,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人格塑造,影响孩子的未来发展。

3、让孩子对父母产生反感。

家长们总是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长久之后容易误导孩子对家长们产生厌烦的心理,让孩子缺爱,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变得叛逆,不尊重家长。

“情感疏忽”其实是一种更为残忍的家庭暴力,会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对于年幼的孩子们来说,伤害更加巨大,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文章来源:《情感读本》 网址: http://www.qgdbzzs.cn/zonghexinwen/2021/0219/608.html



上一篇:我希望永远“火”不起来
下一篇:情感:婚姻需要两个人的共同经营

情感读本投稿 | 情感读本编辑部| 情感读本版面费 | 情感读本论文发表 | 情感读本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情感读本》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