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情感读本》栏目设置[06/29]
- · 《情感读本》收稿方向[06/29]
- · 《情感读本》投稿方式[06/29]
- · 《情感读本》征稿要求[06/29]
- · 《情感读本》刊物宗旨[06/29]
情感博主发文,孩子连难过的事都不愿和你分享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夜深的时候,网友们总喜欢谈论一些触及人内心的情感话题,这不就在某天深夜,微博上一个话题又悄悄出现了,“ 有必要和父母分享难过吗? ” 话题的发起者是一位普通网友,她说
夜深的时候,网友们总喜欢谈论一些触及人内心的情感话题,这不就在某天深夜,微博上一个话题又悄悄出现了,“
有必要和父母分享难过吗?
”
话题的发起者是一位普通网友,她说,自己作为女儿,有时候真的
不知道该不该跟父母分享生活中那些难过的事情。
听到这样的说法,可能屏幕前的广大父母们觉得有些不解了,
孩子不就应该跟父母多交流沟通吗?
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啊,
有什么不能和父母说的呢?
可是站在这些孩子的角度,他们有时可能并不这么认为,因为有时候父母不但不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反而会在孩子的伤口上“
撒盐
”。
就像这位网友说的,他有一次在工作中受到了其他同事排挤,下班后打电话跟妈妈说了内心的烦闷,结果妈妈反倒没有安慰她,
还把她数落了一顿
。
父母的理由是如果你为人处事都很好,别人会排挤你吗?肯定是你自己的问题。这让本来想找父母诉苦缓解苦恼的孩子
更加苦恼
了。
因此这位网友觉得,生活中不可避免会有一些瞬间让人觉得“
再也撑不住了
”,想找家人倾诉,但每次的
沟通效果都不太好
。
所以如果你遇到难过的事,
你会跟父母分享吗
?许多网友也纷纷被这个话题引发共鸣,留言的态度不一。
情感博主发文质问: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我们交流了?
情感博主深夜发表感想
因为上面我们提到的这位网友的提问,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其中不乏微博上的大V情感博主。
一个名为“
别人家的妈妈
”的情感博主这样说,他在生活中遇见很多这样的父母,当孩子有了烦心事想跟你分享的时候,
他反而会再把孩子骂一遍
。
他认为这种父母打击是的话与非常不利与教育,也不利于和孩子的后续沟通,没有孩子会天生抗拒自己父母的,所以成长过程中是
什么导致了孩子不愿再和家长沟通?其实就是父母自己啊。
在文章最后,他发出了这样的质问:当你们责问孩子“
为什么不跟我沟通”
的时候,有没有想过,
“沟通”是双向的
,是需要到反馈的,你们给过孩子能让他们愿意继续沟通的反馈吗?
你想想,
你的孩子连难过的事情都不和你分享了,你这个父母做得有多失败!
孩子不与父母沟通的愿意其实出在父母身上
一些态度比较激动的网友纷纷在文后留言支持,表示“自己就不愿意和父母沟通”,原因就像博主说的那样。
有的网友说他连
喜悦
也不愿意和父母分享了,因为小时候他自己攒零花钱买了一个漂亮的本子,兴奋地拿给妈妈看却遇冷。
妈妈对他说,
你哪来的钱?你钱多没地方花是不是?
听到这样的话语,不知道家长们心中是不是一惊,才发现原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在有意无意的时候对孩子说过这种话。
有时候工作太累回到家,就想休息一会儿,但孩子特别闹腾,一会儿说说这说说那的,最后给家长惹烦了,
随便说了句话搪塞过去
,或者直接不耐烦地摆摆手。
“乖,去那边玩儿去,爸爸累了一会儿再陪你。”
也许就是这些无所谓的瞬间,慢慢断送了我们和孩子之间沟通的机会,直到某一天我们才
猛然发觉,孩子好像不喜欢和我们说话了
。
这位博主还说道,父母想要孩子跟自己多沟通、加强交流是好事,但是首先父母要学会“
好好说话
”,好好说话,是为人父母的必修课。
父母要学会“好好说话”
是什么原因导致父母不能“好好说话”?
这位博主口中的“
好好说话
”指的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大概就是指一种设身处地理解的能力,以及用于语言表达出理来的能力吧。
其实说到设身处地的理解别人,无非就是
共情的能力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要把你感受到的
表达出来
,让人知道你感觉到了,这也很重要。
然而这两个方面,
一直是我国教育中所缺失的
,经常被我们忽略去培养。
文章来源:《情感读本》 网址: http://www.qgdbzzs.cn/zonghexinwen/2021/0329/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