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美的韵律——论绘画创作中线的运用和情感表达

来源:情感读本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传统绘画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其深厚博大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令世人瞩目。深入了解和学习绘画艺术的发展历史,对我们今天创作和弘扬本民族文化艺术都十分重要。自古以来,

中国传统绘画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其深厚博大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令世人瞩目。深入了解和学习绘画艺术的发展历史,对我们今天创作和弘扬本民族文化艺术都十分重要。自古以来,绘画风格和绘画语言的演进都是在互为观照和相互补充的进程中逐步完善,深入了解和学习艺术的发展过程和形式美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和掌握中国绘画的本体语言规律,同时还可以借鉴、融合传统风格,使其在我们的创作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进而创作出被赋予时代精神的绘画艺术作品。

独特的精神内涵和审美取向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显著特点。“以线为造型基础”和“画中有诗”“诗画一体”,注重诗意的情感表达与抒发,成为概括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与形式美特征。历史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借鉴并融合拓展外来文化的伟大民族。中国传统艺术也正是在这个充满生气的过程中不断积淀自己的丰厚遗产。

中西绘画中“线”的运用与比较分析

以敦煌壁画为例,可以看出我国唐代壁 画不断吸收外来艺术营养,传承民族艺术,并最终形成独特艺术语言的发展过程。

敦煌壁画 北周时期

不同风格类型的线描形式在不同时期的敦煌壁画中都有所呈现。早期洞窟壁画中 的白色线条厚重且飘逸,装饰效果较强。初盛唐时期的壁画善于使用多彩的线条勾勒形象,造型功能明显,画面既有较强的装饰效果,又不失豪华浓艳之美。

唐代之前的敦煌壁画多为线条均匀工整 的铁线描,到了隋代,壁画中的线描逐渐有了浓淡疏密的变化,进入唐以后,则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初盛唐时期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多丰腴华美,故勾画时运笔婉转且墨迹有变化,描绘的霓裳锦帛轻柔美妙且有随风飘逸之感。到了中晚唐时期,敷色崇尚简化,线条大气,笔力沉着、厚重,给人以稳重之感。

在以线造型为主的传统中国画中,线条的形式美感明显地体现了我们民族传统 的审美特征,这本身就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正如“铁线描”或“屋漏痕”等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描形式,都是从复杂的自然界中概括提炼的线性符号,作为造型手段运用到工笔或写意画的创作之中。画家正是通过对线条的虚实轻重、疏密浓淡等手段的安排处理来完成创作过程的,这种耐人寻味的变化亦是人格化的创造。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记载:“草木敷荣,不待丹绿之彩;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清而翠;凤不待五色而,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纵观古人对中国传统绘画崇高境界的美学思想,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绘画对笔墨线条更加重视,线所表现出的笔墨给画面带来的形式美感才是中 国水墨画的灵魂。白描是线条,渲染技法亦是线条,只是线条的用笔、墨色、体积和干湿浓淡不同而已。不同的线条经过叠加构成了画面的黑白分布,进而产生了中国画的节奏韵律和形式美感。

尽管西方的写实油画以体面造型,但西方传统绘画也大多是从线开始的。从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到法国拉斯科洞窟,远古的欧洲大陆就以一种粗犷的线条来勾勒古代社会的生活面貌与精神追求,人们对事物的印象首先是“形”的感受,进而使用了以线造型的手段来描绘记录客观物象。随着西方光学、解剖学、透视学等科学研究的发展进步, 西方艺术家们使用的线条过渡到在经过客观理性的分析之后,着重去表达对象的微妙变化。达·芬奇作品中的线条是依附于对象的形体结构并同光影互补;丢勒的版画作品用严密的细线表现层次与空间;荷尔拜因的素描肖像则与中国白描的神韵有相似之处,给人以简洁纯净的视觉感受。这些西方画家的作品虽风格迥异,但无一不是用线条来塑造体积结构的典范。在强调形体塑造和空间表现的西方传统素描中,线是处于相对从属手段表现客观对象的,线条本身并没有独立 的存在价值,完全为塑造对象的结构、形态、明暗而存在。由此可以看出,线的运用同样是西方绘画中描绘表现客观对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表现力的强弱同样影响着画面的艺术效果。

绘画是一门视觉艺术,通过画面的元素、形象、色彩来进行信息传递,是东西方绘画领域中最基本的造型语言之一,线条的巧妙合理运用能够强化画面的形式美感和艺 术感染力。东方绘画的特点是以线造型,在色彩的运用及空间的表现上突出画面的笔墨层次,线条也具有很强的书写性。西方绘画则是以体面造型,强化色彩和空间,线条受制于物象、附属于形体,即便在西方后现代艺术作品中,线的运用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元,画家们在创作过程中对线的运用也更加灵活多样。


文章来源:《情感读本》 网址: http://www.qgdbzzs.cn/zonghexinwen/2021/0408/1018.html



上一篇:蔡依林为人津津乐道的感情话题
下一篇:《长歌行》三大泪点,歌隼暴露身份感情升温,

情感读本投稿 | 情感读本编辑部| 情感读本版面费 | 情感读本论文发表 | 情感读本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情感读本》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