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情感读本》栏目设置[06/29]
- · 《情感读本》收稿方向[06/29]
- · 《情感读本》投稿方式[06/29]
- · 《情感读本》征稿要求[06/29]
- · 《情感读本》刊物宗旨[06/29]
《我与大熊猫有个约会》科普读本首发 都江堰市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4月8日,《我与大熊猫有个约会》科普读本首发见面会暨都江堰市“大熊猫科普教育校园联盟”启动仪式在都江堰中华大熊猫苑学术报告厅举行。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四川党建期刊集
4月8日,《我与大熊猫有个约会》科普读本首发见面会暨都江堰市“大熊猫科普教育校园联盟”启动仪式在都江堰中华大熊猫苑学术报告厅举行。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驻都江堰市各大高校、都江堰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外事办、青城山镇相关负责人及都江堰市相关小学负责人参加活动。
熊猫科普读本亮相 推动校园科普教育
科普读本《我与大熊猫有个约会》
据悉,《我与大熊猫有个约会》是在都江堰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外事办的大力支持下,由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与都江堰市灌州小学共同编撰,由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一本针对小学生的中英双语大熊猫科普读本。本书从科学的角度,以孩子的视角,图文并茂地介绍大熊猫的历史、大熊猫的生物学特征、大熊猫的保护研究现状、大熊猫之星、什么是熊猫人、大熊猫的未来。
活动现场
《我与大熊猫有个约会》经过近两年的精心编撰和校对终于与广大读者见面。在首发见面会上,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生态·熊猫e家”科普教育项目特聘专家、都江堰大熊猫科普教育校园联盟示范学校灌州小学校长马长俊介绍,全书采用中文英文双语,以儿童的语言讲述,把活泼可爱的大熊猫呈现给全球的孩子们,帮助孩子们科学、全面、系统认识大熊猫,认识保护大熊猫的国家意义、国际意义和生态意义,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大熊猫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当中,争做大熊猫文化的推广者,促进世界各国儿童的理解与认同,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感情,架起世界和平友谊的桥梁。四川党建期刊集团 四川民族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马金曲对该书的出版给予高度评价,对该书在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表现出充分期待。
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生态·熊猫e家”科普教育项目特聘专家、都江堰市网信中心副主任 洪浩
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生态·熊猫e家”科普教育项目特聘专家、都江堰市网信中心副主任洪浩宣布都江堰市“大熊猫校园科普教育校园联盟”启动。联盟成员包括北街小学、团结小学、泡桐树小学都江堰校区、龙江路小学集团万达校区等33所公办小学及灌州小学、嘉祥外国语学校2所民办小学。都江堰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弘扬大熊猫公益文化,共建共享美丽家园,全市评选了首批大熊猫科普教育校园联盟学校,希望发动广大青少年争做绿色家园的守护者和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助力打造都江堰大熊猫城市IP,为助推都江堰市“两个率先”建设贡献教育力量。
活动现场
活动结束后,灌州小学一名五年级学生告诉:“非常高兴我们学校出版了这本双语熊猫读本,我们也将和其他学校小朋友一道热爱家乡,保护大熊猫和自然环境。争做绿色家园的守护者和生态文明的建设者。”
打造“熊猫之都”IP 建设生态文明家园
仪式上,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刘苇萍表示,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联合都江堰市灌洲小学出版《我与大熊猫有个约会》科普读本,以读本为大熊猫科普教育载体,用于广大青少年大熊猫保护科普素质提升和生态文明思想教育,这是开展“生态·熊猫e家”科普教育项目的一个重要成果,为都江堰市打造“熊猫之都”城市IP注入新的活力,对于贯彻落实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推动美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
作为“熊猫之都”,都江堰市的大熊猫文化渊源历来深厚。早在1953年,一只野外大熊猫在都江堰市玉堂街道被发现,并救护至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开启了我国野外大熊猫救护之路。2000年,一只野生大熊猫闯进农户家中,恰逢都江堰市申遗年,因而被命名为“遗宝”,是都江堰、青城山申报世界文化双遗产的形象代言。目前,在都江堰青城山镇“熊猫乐园”、玉堂街道“熊猫谷”共生活着大熊猫近50只,在都江堰市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还生活着十多只野生大熊猫。
文章来源:《情感读本》 网址: http://www.qgdbzzs.cn/zonghexinwen/2021/0415/1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