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情感读本》栏目设置[06/29]
- · 《情感读本》收稿方向[06/29]
- · 《情感读本》投稿方式[06/29]
- · 《情感读本》征稿要求[06/29]
- · 《情感读本》刊物宗旨[06/29]
将满腔热爱化成“零度情感”,作家邱华栋“冒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城市就像一个人,它慢慢地成长。城市是一个活生生的身体。”作者邱华东在他的新书《北京传》中写道。他把对北京的热情化为“零情感”,3000年的北京在他的笔下以明快简洁的形
“城市就像一个人,它慢慢地成长。城市是一个活生生的身体。”作者邱华东在他的新书《北京传》中写道。他把对北京的热情化为“零情感”,3000年的北京在他的笔下以明快简洁的形式呈现出来。近日,邱华东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他说,这本《北京传》还会继续写下去。
写北京,现在比过去瘦了
< p>“是的,对于这样一个伟大的城市,我用这本小书献上我真挚的爱。它就像一朵小花。”邱华东说,《北京传》“思今薄往”,1/3篇幅写于晋代以前,三分之一篇幅涵盖晋代至民国时期,三分之一写于1949年之后。《北京传》以中国尊开篇,以智慧北京为终章。邱华东走进528米高的中国尊,里里外外,从顶层向西、东、南、北望去。一个宏伟的、现代的、古老的北京被他俘获了。在我的眼底,这样的视角充满了气势和诗意,北京3000年的历史渗透在东、西、北、南的每一个角落。
对于邱华东来说,选择这样的视角切入是一个好意。 《北京传》以时间为线索,写出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邱华东说:“比如姬国的都城姬城,到燕国时就是燕国的都城;汉朝时是广阳郡府;又是燕国的都城。唐代幽州。”
在邱华东看来,大部分关于北京的著作都集中在历史人物和事件上,集中在舞台上的人物和事件上,而不太在意关于舞台本身的变化。他对建筑着迷,但这一次他写的是“舞台”的历史,“舞台”本身的变化。
不仅如此,全书还分为主章和副章。主要章节是城市演进过程中的关键叙事和王朝更替过程中城市状态的描述。分章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建筑、规划等。“我会选择两个小点来突出北京在这个时代的特点。例如,金代最突出的特色是八景燕京。这句话是金章宗提出来的,到清末民国时期,董教民祥因之举足轻重,牵扯到与西方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
p>为北京而写,30年的积累
30年的积累,3年的写作,3个月的修改,邱华东终于冷静下来,内敛的文风呈现了这本《北京传》。
邱华东在新疆长大,大学毕业后到北京工作. 28 岁。刚来北京时,他在长城脚下的村子里干了一年。回忆起那段时光,他说自己每天都蹲在一段狂野长城上,望着北京。周末,他会回什刹海的宿舍。 1990年代初,什刹海开始有酒吧和餐厅。不时有北京人踢毽子,老外打手鼓……古典与现代融为一体。因为土地的共生关系,邱华东对北京有着极大的好奇心。邱华东说,他会孜孜不倦地研究北京的方方面面,从郊区的一朵野花,一片小草,到平静起伏的天际线,如海浪和隐蔽的下水道。
邱华东在华商报担任记者、编辑十余年。他骑着自行车穿过四通八达的街道,见证了这座国际大都市在后工业时代惊人的快速发展。 .他跟踪报道了国家大剧院的建设,看到了几十个方案;他还报道了东方广场的重建,感受了前后的变化。当然,那些古老的地方也不会被遗忘。邱华东在潭柘寺逗留一日,在山中寻找柘树,赏心悦目。 “可以说,《北京传》所涉及的地方,我几乎都走遍了。”
这些年来,邱华东也收藏了四五百本关于北京的书籍和史料。他的研究使他能够在书中就一些有争议的话题呈现历史事实。不仅如此,邱华东还积累了多年关于北京的写作。创作了《北京系列》等一大批虚构作品,还创作了以北京为主题的系列散文,十万字。
但邱华东真正开始写《北京传》是在2017年。那年,当他读完英国作家彼得·阿克罗伊德的《伦敦传》时,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主编韩景群提到:“看完这本《伦敦传》,我想我可以也写点东西。《北京传》。”谁知,韩景群后来打电话要跟他签合同。
写北京,待续
“先写一个简洁明了的大众读物,退休后再写。”邱华东说起北京的野花和北京的下水道系统原本有文学作品,后来无奈放弃。包括这些内容,还有很多未完成的部分,他留待日后完成。
这个“待续”的《北京传》一直在文坛引起了热烈的关注。 “我们不仅在建设和发展城市,我们还在感受城市和书写城市。”评论家张宁说,写城市的经历始于1990年代,这些年开始以城市传记的形式出现。他认为,与之前出现的城市传记不同,邱华东用对建筑的观察、感知和分析来写作。这是一种为城市建立传记的新方法。
文章来源:《情感读本》 网址: http://www.qgdbzzs.cn/zonghexinwen/2021/0816/1668.html
上一篇:剧本杀情感民国本《旧梦惊尘》
下一篇:全国第一套中小学《美育》读本带来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