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情感读本》栏目设置[06/29]
- · 《情感读本》收稿方向[06/29]
- · 《情感读本》投稿方式[06/29]
- · 《情感读本》征稿要求[06/29]
- · 《情感读本》刊物宗旨[06/29]
关注孩子从出生到独立 8位临床心理一线专家共同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图说:《从出生到独立:写给父母的养育心理学》问世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9月,中小学开学,“神兽归笼”。除了新冠疫情的常态化防控外,“双减”政策的执行也带来了很多新情
图说:《从出生到独立:写给父母的养育心理学》问世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9月,中小学开学,“神兽归笼”。除了新冠疫情的常态化防控外,“双减”政策的执行也带来了很多新情况。面对新形式和新环境,家长的“焦虑”好像一时间并没有很快缓解,开学日时一组“家长爬墙图”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家长的矛盾心态。不仅是父母,孩子的心理状况同样需要关注。今年3月1日,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发布。报告中特别提到:青少年心理问题检出率逐年升高,由于心理原因引发的心理危机事件激增。
近日,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专家孟馥主编,汇集了姚玉红、刘亮等8位临床心理一线专家撰写的《从出生到独立:写给父母的养育心理学》问世。刚刚上线网络售书各平台,首印便销售一空。此书的畅销,是越来越多的父母想要找到与自己和解、与孩子和解方式的特别映射。
此书的缘起在2020年9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13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上,由该书主编孟馥召集,开展了一场围绕家庭生命周期进行父母养育及专项工作的研讨会。在这场研讨会里,多位专注家庭心理健康的临床一线心理治疗专家,每人“认领”了个体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包括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早期,各自讲解了个体及其家庭在这些重要阶段里应该做的事情,希望以个体成长阶段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为主要依据的逻辑结构,和父母们从问题出发,一站式谈论如何将子女从出生养育到独立。在这次研讨会后,该书的出版计划正式启动。
“家长要整体性、阶段性地呵护孩子的心灵成长。”“在养育孩子心身健康的同时兼顾好夫妻关系。”“家首先是讲情的地方,只有以情感奠基,道理方可发挥作用。”“特殊家庭的孩子并不特殊。但要用特殊的养育方式对待他们。”……当日的研讨会上,这些观点和故事,都悉数被收录到该书中。
“孩子是生长发育中的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主题和任务,因此,客观的看待孩子的成长,将其放到他所在的环境中去评估是关键。父母应根据孩子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特点,发展其兴趣和长处,相信孩子潜能无限,做孩子发展的鼓励者、支持者和促进者。”孟馥表示,在临床心理工作中,见到过很多“生病”的青年人。太粘家的孩子、太受保护的孩子,都比较难以面向外面的世界。但是,最困难的莫如父母关系长期处于难以解决的矛盾,孩子卡在家庭的三角关系中,离开家后情感上仍很难突破,甚至“千方百计”以“生病”的方式回到家中。“这本书的出版,也是希望父母在养育孩子、陪孩子长大的进程中,除了成为更好的父母,也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知乎大V、首届中国儿童青少年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中方教师李松蔚提到:“根据家庭在不同阶段的主题,对父母的角色、任务、困难情境提供了分门别类的悉心指导。在充满养育焦虑的时代,这本书为困惑中的父母提供了新的选择。”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则表示,从呱呱坠地到成长、独立,拥有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家庭,父母的养育造就性格各异的生命个体。俗语言“没有人生来就会做好父母”,从手足无措到渐渐磨合,怎样与孩子有效的沟通、怎样培养孩子的快乐、独立与自信,怎样让孩子在保持个性自在成长的同时正确引导其成为社会栋梁大约是所有父母的亘古难题。本书讲述在养育各的各阶段可能遇到的困惑和案例,给出心理学家们的专业建议,值得每一个父母细读。
通讯员 孙钰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文章来源:《情感读本》 网址: http://www.qgdbzzs.cn/zonghexinwen/2021/1112/1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