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情感读本》栏目设置[06/29]
- · 《情感读本》收稿方向[06/29]
- · 《情感读本》投稿方式[06/29]
- · 《情感读本》征稿要求[06/29]
- · 《情感读本》刊物宗旨[06/29]
适合小学生进阶精读,人教版《语文素养读本》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作者:麦克阿摄 前言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各地基本都汇集到共同使用人教版的部编教材,基本上全国的小学生都有一样的语文课本、一样的语文课程。这和数学、英语课程大量使用
作者:麦克阿摄
前言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各地基本都汇集到共同使用人教版的部编教材,基本上全国的小学生都有一样的语文课本、一样的语文课程。这和数学、英语课程大量使用地方版本教材是不一样的。
全国一致的课本,那么必须照顾基础教育薄弱地区和农村地区,事实上语文教材的难度相对于以前发达省市的教材是下降的。
然而语文科目,经过我这些年和超级学霸们(国内最顶级高校毕业)的交流,以及前段时间有机会和孩子的语文老师深度交流,基本得出一致的结论:
阅读太重要了!
甚至他们也认为,早期的阅读量,直接会影响孩子未来的思维和学习能力,甚至可以这么说:小时候更多的阅读,长大后也有助于数学成绩的提升。
我开始质疑,到不断的深入学习,和请教更多的专业人士,也是趋近于以上结论。
全国统编语文教材的实行,那么作为发达地区的孩子,课业负担减轻了,会有更多的课余时间来做拓展学习,其中拓展阅读是最重要之一。
我把语文的课外拓展阅读分为:精读、晨读和泛读。本文主要写精读方面。
关于精读的书目,我看过太多的学习攻略,也跟着现在已经停业的培训机构推荐,但是往往书到手简单阅读之后,往往都退货了。
为何?
①书本制作浮夸,第一眼就让人觉得没法静下来精读的心情。
②内容选择上不值得精读,很多都已经在别的地方读过。
③选择文章的类型和课本过于相近,很难说是拓展。
寻寻觅觅,最后还是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找到了满意的书目,和语文教材出自同一个出版社,十足就是语文课本的邻居了。就是这套《语文素养读本(丛书)》。
试读第一感受
终于不是小兔子说、小乌龟说了!
这是我几个月前翻开这套书之后的第一反应!
上图为一年级上册本的目录
我孩子今年一年级,但不管是语文课本,还是通常的所谓拓展阅读书,其中收纳的内容,这类小兔子、小乌龟之类小故事的篇幅占比都很高,故事情节很简单,文体形式过于单一,因为我家在幼儿园时期就已经有十万字以上的独立阅读量了,对于小兔子小乌龟的文字确实已经不太感兴趣,甚至说是厌恶了。
哪怕是一年级上册的对应读本,收录的文章成熟度方面,都是远超同类读本。童谣很少,代以是寓言故事。描写自然的文章,不单单是写自然,而且深度融入人物的情感当中去。并且有大量的国外作者的文章,从作者国籍来看,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更有助于孩子去了解不同的文化。此外知识性文章也有不少。
这些文章,居然我都没读过?
上图为一年级下册本的目录
这是我的第二感受。看了小学二年级之前的所有文章之后,发现绝大多数文章都是我没有读过的,这和看其他低年级拓展读物的感受完全不同,后者总能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有的是我小时候就读过,也有的是在其他类似读物也收录了。
这套丛书,组编的原则之一,就是避开课本和其他读物的重复性问题,精选一些以前极少被收录的文章,以及一些最新的文章(除了古典诗词之外,很多都是2000年之后的文章,更多的集中在2010年左右的文章,在同类读本中已经够新了)。
深读感受
作为精读书目,低年级每本120页左右,和课本相当,页码数也和一个学期的天数相当,那么就是每天一页,一周两到三篇文章(视文章的长度而定),周中进行阅读和讲解,周末进行复习,并让孩子试着讲解。
上文说,超过三分之一是国外的文章,这仅仅是目录的作者国别所统计。但实际上,还有不少没有标明作者信息的文章,也是源自国外的小学课本,只是作者无考,所以也就没有作者信息。另外一些国内作者所写的文章,里面的内容也是关于国外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有:叶特生老师所写的《我会把你再生出来》,讲的是日本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的故事;还有姜钦峰老师的《最美妙的一句话》,写的是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小时候和母亲的故事。这样例子还有很多。
文章来源:《情感读本》 网址: http://www.qgdbzzs.cn/zonghexinwen/2022/0108/1894.html
上一篇:今日份现实入心的情感语录,温暖走心,清新又
下一篇:方人杰《楚辞读本》的评点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