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情感读本》栏目设置[06/29]
- · 《情感读本》收稿方向[06/29]
- · 《情感读本》投稿方式[06/29]
- · 《情感读本》征稿要求[06/29]
- · 《情感读本》刊物宗旨[06/29]
读本丨“都30岁了,还不结婚吗?”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核心阅读 这届不着急结婚的年轻人实在不让人省心,催婚的不光是爸妈,连国家都看不下去了! 从古至今,结婚就是桩国家大事。多大岁数结婚,法律说了算! 虽然成功人士似乎普遍
核心阅读
这届不着急结婚的年轻人实在不让人省心,催婚的不光是爸妈,连国家都看不下去了!
从古至今,结婚就是桩国家大事。多大岁数结婚,法律说了算!
虽然成功人士似乎普遍晚婚,但没有该结婚的年龄,只有该结婚的感情。祝愿每一桩婚姻都幸福美满、瓜瓞绵绵。
这届“三十不立”的年轻人
近日,多地发布2021年婚姻大数据,显示近五年结婚登记数量逐年下降、结婚年龄普遍推迟。
特别是安徽省,2021年结婚登记平均年龄为33.31岁,初婚平均年龄分别为男31.89岁,女30.73岁。作为一个非经济发达省份,这个数字有点出人意料。
消息一出,网络上立即议论纷纷:“还以为只有高学历高收入群体才会超30岁结婚”“说明安徽的统计部门太实诚”“不知怎么看到这消息我放松了很多,准备中午就把这新闻发给老妈……”
初婚年龄推迟已经不是新话题,身边的人结婚似乎的确越来越晚。根据江苏省民政厅的数据,2017年江苏人平均初婚年龄就到了34.2岁。山东省的平均初婚年龄也呈逐年推迟趋势,有多地超过30岁。
要说年轻人最大的困扰,“家人逼婚”绝对位居前列。从明示到暗示,从路边两只一起玩闹的小猫,到隔壁王阿姨抱着孙子喊累的“凡尔赛”,父母有一千种催婚的方式。
“过年人还没到家,催婚的消息已经传来,我是不是要中途考虑下车?”
“感觉自己越来越敬业了,亲妈逼得我都不敢有假期了。”
“旅游业那么发达,就说你们是不是跟我一样怕回家被催婚,都出去躲难去了?”
“真的高估了家里的长辈,三句不离感情生活,这个话要怎么接?”
现在好了,不光是父母,连国家都加入了催婚的阵营!
普遍性的晚婚现象,终于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毕竟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年轻人都不成家,国也早晚会受影响。
特别是跟婚姻相伴的另一个重大事件——生育,更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和发展的大事。换句话说,结婚不结婚国家倒还暂时管不了那么多,但生不生孩子可不光是你自己的事,必须要提高认识,人口问题那可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专家们分析研究后指出,这届年轻人越来越不积极结婚,主要是由于适龄男女婚恋观念的转变,养育子女成本较高,导致生育意愿降低,对于婚姻的需求也随之降低;另外,年轻人生活方式和观念都发生了转变,如追求多样化生活,婚姻和生育不再是必需品而成为一种选择。
专家的结论是:婚姻问题既是家事也是国事,既事关民生幸福与社会稳定,也与促进我国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息息相关,初婚平均年龄频频推迟,亟须引起社会各方的重视。
道理都懂,但谁能在合适的年龄给安排一个合适的对象,关键还得有套房子?
结婚年龄历来是国家大事
我国现行的法定婚龄是男22岁、女20岁。这个数字“在国际上、我国历史上均处于最高水平”,因此几年前曾有人大代表提出“下调法定最低婚龄”,一度引爆微博热搜。
当时就有很多网友吐槽说:还想申请上调呢,可以帮我应付催婚!
《婚姻法》是新中国第一部法律,1950年5月,新中国成立才半年多,《婚姻法》就颁布实施了。新生的共和国百业待举,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拿出这么一部关于人民婚姻家庭生活的法律,可见政府知道婚姻生活是件大事,必须充分重视。
第一部《婚姻法》继承了陕甘宁边区时期的婚龄,即男20岁、女18岁。1980年,计划生育背景下的新《婚姻法》将婚龄提高到男22岁、女20岁,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当时的国策提倡晚婚晚育、控制人口数量。
在国家层面上,婚龄从来都是一种政策。百姓结婚时间的早晚要服务于国情。
《周礼》云:“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这个时候的婚龄还停留在“礼”的范畴。但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婚龄逐渐被纳入“法”。
农业经济的社会,劳动力越多,力量就越大,战争能力也越强,人口无疑是统治阶层最欢迎的财富。所以在一些朝代,到了某个年龄必须结婚。
春秋晚期,卧薪尝胆发展国力的勾践最早实行提早结婚、快速增长人口的刚性国家法:“勾践之地……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到了汉朝,惠帝刘盈下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算”是当时计征人头税的一种计量单位,也就是说,如果适龄不结婚,要缴五倍人头税的罚款。
文章来源:《情感读本》 网址: http://www.qgdbzzs.cn/zonghexinwen/2022/0325/1945.html
上一篇:哭是剧本杀情感玩家的标配吗?
下一篇:在“美”中体验生命的情感